发布时间:2017-07-31
番红花 ,中药材名,又名西红花、藏红花。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柱头。是亚洲西南部原生种,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。那么番红花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?
番红花,中药材名,又名西红花、藏红花。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柱头。是亚洲西南部原生种,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。主要分布在欧洲、地中海及中亚等地,明朝时传入中国,《本草纲目》将它列入药物之类,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,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,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,有镇静、祛痰、解 痉作用,用于胃病、调经、麻疹、发热、黄胆、肝脾肿大等的治疗。
一、番红花的药材来源
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柱头。
二、中药材番红花的植物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鳞茎扁球形,大小不一,直径0.5~10cm,外被褐色膜质鳞叶。自鳞茎生出2~14株丛,每丛有叶2~13片,基部为3~5片广阔鳞片乌黑叶线形,长15~35cm,宽2~4mm,边缘反卷,具细毛。花顶生;花被片6,倒卵圆形,淡紫色,花筒细管状;雄蕊3,花药基部箭形;子房下位,3室,花柱细长,黄色,柱头3,膨大呈漏斗状,伸出花被筒外而下垂,深红色。蒴果长圆形,具三钝棱。种子多数,球形?;ㄆ?0~11月。
番红花植物图片
三、中药材番红花的性状
柱头线形,长约3cm,暗红色,上部较宽而略扁平,顶端边缘具不整齐的齿状,下端有的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。体轻,质松软,无油润光泽,干燥后质脆易断。气特异微有刺激性,味微苦。性平,味甘。
四、中药材番红花的性味
性平,味甘。
五、中药材番红花的归经
心;肝经。
六、中药材番红花的功效主治
活血化瘀,凉血解毒,解郁安神。用于经闭症瘕、产后瘀阻、温毒发斑、忧郁痞闷、惊悸发狂。
七、中药材番红花的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l-3g;冲泡或浸酒炖。
八、中药材番红花的用药禁忌
孕妇禁服。
九、中药材番红花的临床应用
1.用于血瘀诸证:番红花有活血祛瘀功效,临床常用于血瘀所致的痛经,经闭,月经不凋,产后恶露不净,腰腹疼痛,腹中包块疼痛,跌扑损伤肿痛,可单味煎服,如常与其他活血药配用以增强药力。如治痛经,经闭,配益母草、丹参等同用。治产后恶露不尽,配当归、赤芍等同用;本品活血之中又有散郁开结功能,可用于各种痞结之证。由忧思郁结所致胸膈满闷,惊恐恍惚,单用本品冲汤服有效,或配郁金同用。
2.用于温病热入营血,发斑,发疹:番红花能凉血解毒,可单用,或配清热解毒之品,如大青叶、板蓝根等同用。治麻疹热盛血郁,疹透不快或疹出过密,疹色晦暗不鲜者,常与紫草、赤芍配伍同用。
十、中药材番红花的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浙江、江西、江苏、北京、上海有少量栽培。
资源分布:原产欧洲南部至伊朗。
十一、中药材番红花的种植
1、生物学特性
喜温暖湿润气候,怕酷热,耐寒。幼苗能耐-10℃左右低温;开花气温14-20℃,土温14-15℃为宜;地上部分生长适宜温度为15℃。以向阳、疏松肥沃。富含腐殖质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。忌连作,忌雨涝积水。
2、繁殖方式
分球繁殖:一般在8~9月份进行,成熟球茎有多个主、侧芽,花后从叶丛基部膨大形成新球茎,夏季地上部枯萎后,挖出球茎,分级,阴干,贮藏。而种植时间早则有利于形成壮苗。
每个成熟球茎都有数个主芽和侧芽。种植时应将8克以上的大球与小球分开种植。小球茎重量在8克以下的当年不能开花,需继续培养1年。盆栽宜在10月间选球茎重量在20 克左右的春花种,上内径15厘米的花盆,每盆可栽5个至6个球。栽后先放室外养护。约两周后生根,移入室内光照充足、空气清新湿润处,元旦前后即可开花。
花后应即摘去残花,以免养分消耗,并追施1次至2次以磷钾为主的复合化肥溶液,促进球根生长壮实。继续正常养护,至入夏地上部分枯黄,将球茎取出阴干后贮藏。番红花也可水养观赏,方法与水仙花浸养相同。
(1)、露地法。先下种后采花。种植期一般在8-10月份,宜早不宜迟。早下种,球茎先发根后发芽,早出苗,有利植株生长发育。迟下种则先发芽后发根,迟出苗,幼苗生长较差。
球茎按大、中、小三级分档种植,以利管理。小号球茎行距10-15厘米,株距5厘米左右,深5厘米;中号球茎行距10-15厘米,株距5-10厘米,深10厘米;大号球茎行距15厘米,株距10-15厘米,深10厘米。下种时在畦内横开下种沟,将球茎主芽向上,轻压入沟内,盖土后浇水,次日再覆土1-2厘米,以防干裂板结。
(2)、室内法。番红花的花芽分化和孕蕾开花均在室内完成。 5月中旬前后,番红花地上部分枯萎后,挖出球茎,齐顶端剪掉残叶,去除母球茎残体,随即移入室内,按大小分级,放入室内的匾架上。不需要埋土,将球茎芽嘴向上,平排放在匾内,球茎之间略有间隙即可。匾长1米,宽0.6米,高10-15厘米,用竹木制均可。匾架高8-10层,每层高30-35厘米。室内温度在8月上旬以前控制在31°C以下,以24-29°C为宜,有利于花芽和叶芽分化。相对湿度保持在80%以上。8月中旬以后,气温下降,一般不用采取降温措施。番红花开花适宜温度为15-18°C。从10月上旬末,室内最好保持15-18°C。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花,将花采摘完毕,及时除去侧芽。20克以上的球茎在顶部留2-4个主芽,20克以下的留1-2个主芽,其余的全部去掉,然后将球茎栽入大田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花期集中,便于采花,省工省时,占地时间短,病害也少。缺点是球茎下种时间太晚,影响植株生长,不利于球茎的肥大。
播种繁殖
由于番红花不易结籽,需通过人工授粉后才能得到种子。待种子成熟后,随收随播种于露地苗床或盆内。种子播种密度不能过大,以稀些为好,因为植株需长球,一般2年内不能起挖,从种子播种到植株开花,往往要经3~4年的时间。
3、栽培技术
栽种,土壤要播翻耕整细,施足基肥。种球必须选择个头大而饱满、没有霉斑病斑的健壮球,栽种的株行距为10厘米×15厘米,栽种深度约为5厘米;秋季栽植球茎,覆土5-8厘米,生长期及时除草,雨后注意排水,秋旱时要松土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根。10月开花,花后追肥1次,有利于球茎发育。一次栽植后可隔数年球茎拥挤时挖出分栽。球茎贮藏于17-23℃的干燥室内。
灌溉,番红花生长期正值少雨的冬春季,应特别注意灌水。种植后20天左右出苗,出苗前灌一次水,以利出苗。入冬前灌一次防冻水,以增加地温。4月中旬浇一次水,以减轻干热风的危害。
施肥,栽种前应施入沤透的有机肥,种类如饼肥、厩肥、火烧土、草木灰、鸡鸭粪等,还应施入一些过磷酸钙;从其生根抽叶后,可每隔10天追施一次氮、磷均衡的稀薄液态肥,如沤透的饼肥液中加入适量的磷酸二氢钾,直至花莛抽去、花苞现色时为止。切忌氮肥过多、过浓,否则会造成叶片徒长,影响花芽的生长;齐苗及花开终期,每亩施人粪尿1500公斤或适量的化肥,以促进幼苗早发。春季视幼苗长势确定追肥数量。10月开花后,应再追施1次至2次氮、磷、钾均衡的速效肥,以利于球茎的生长发育,使球茎能为来年多开花、开好花贮藏足够的养分。12月中下旬在畦面株间撒一层马粪,再覆压少量泥土,增加肥力和保温防冻。
4、田间管理
为确保植株能开花多而旺,当发现植株上侧芽太多时,可将部分小芽掰去,以保证主芽能多开花、开大花;在番红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,一定要及时排去积水,特别是秋雨绵绵的季节更不能忽视,否则很容易形成苗床的积水,致使球茎腐烂,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;若遇秋旱,还应给苗床松土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为宜。齐苗后用小竹刀插入土中,剔除植株外圈的小侧芽,每株保留中央2-4丛较大叶丛,以利次年增收大球茎。在2-4月份球茎膨大迅速,应及时松土、锄草。
5、病虫防治
菌核病危害球茎和幼苗,贮藏球茎必须剔除受伤或有病球茎,以防球茎变质及病菌的感染和蔓延??捎?0%托布津可湿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。
6、收获
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,番红花地上部分枝叶逐渐变黄,便可用铁耙从畦的一端小心起挖。挖出后,除去枝叶残根,在田间晾晒两天,再收贮室内。收贮时要按照健病、完损、大小标准进行分株,分门别类贮存。贮藏室要少光、阴凉、通风,地面最好是泥土地,室内要保持干燥。一般球茎可增重3-5倍,1次引种100千克球茎种植1亩番红花,亩收球茎600-1000千克。[6]
7、加工
番红花室内和大田的花期均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,以每天9-11点开花最盛,花朵色泽鲜艳。室内不受天气影响,可全天采花;室外花朵在开的第1天8-11时采摘,采晚了柱头易沾上雄蕊花粉影响质量。采后剥开花瓣,取出雌蕊花柱和柱头,以三根连着为佳。摊于白纸上置通风处阴干,量大可用烤箱烘干,避光密闭贮藏待售。一般80朵花可加工1克干花,1亩可收干花1-2千克。
番红花图片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