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7-10-10
佛手 :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,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,状如手指,故名佛手,本章我们看一下佛手有哪些药用价值,如何种植?
佛手: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,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,状如手指,故名佛手。
一、佛手的植物形态
常绿小乔木或灌木。老枝灰绿色,幼枝略带紫红色,有短而硬的刺。单叶互生,革质,具透明油点;叶柄短,无翅,无关节;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先端钝,有时微凹,基部近圆形或楔形,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。花单生、簇生或为总状花序;花萼杯状,裂片三角形;花瓣内面白色,外面紫色;雄蕊多数;子房椭圆形,上部窄尖。柑果卵形或长圆形,顶端分裂如拳状,或张开似指状,其裂数代表心皮数,表面橙黄色,粗糙,果肉淡黄色。种子数粒,卵形,先端尖,有时不完全发育。花期4~5月,果期10~12月。
佛手图片
二、中药材佛手的功效与作用
根、茎、叶、花、果均可入药,辛、苦、甘、温、无毒;入肝、脾、胃三经,有理气化痰、止呕消胀、舒肝健脾、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。对老年人的气管炎、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;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、胸腹胀闷,有更为显著的疗效。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,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。
三、中药材佛手的性味与归经
性温,味辛、苦、酸。归肺经、脾经、肝经。
四、中药材佛手的用法与用量
用量3~9克,煎服。用治肝胃气滞、胸胁胀痛、胃脘痞满、食少呕吐。陈佛手2~3钱,水煎饮,治痰气咳嗽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。
五、中药材佛手的来源
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L.var. sarcodactylis Swingle.的果实。
六、佛手的种植技术
1、生长习性
佛手为热带、亚热带植物,喜温暖湿润、阳光充足的环境,不耐严寒、怕冰霜及干旱,耐阴,耐瘠,耐涝。以雨量充足.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。最适生长温度22-24℃,越冬温度5℃以上,年降水量以1000-1200毫米最适宜,年日照时数1200-1800小时为宜。适合在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富含腐殖质、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、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。
2、生长分布
生长于热带、亚热带,喜阳光充足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。分布于广东等地。
3、繁殖技术
佛手扦插、嫁接、高压繁殖均可。扦插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,从健壮母株上剪取枝条为插穗,约1个月可发根,两个月发芽,发芽后即可定植。也可用长枝扦插,取3~4 年健壮枝条,剪成长50公分作插穗。
(1)、扦插繁植
插条准备:扦插前应选7~8年生健壮的母树,剪去生长旺盛,无病虫害的老健枝条,剪除叶片及顶端嫩梢,截成长17~20公分的插条,扦插的成活率在90%以上,苗子生长也很健壮。凡幼树枝条或徒长枝,不可用。因这类枝条栽後常常不易结果。
整地扦插:苗床最好选择土壤较厚的沙土,以便将来取苗。地选好後,深耕耙细,施人畜粪水,作成宽1.3m的高畦,畦沟宽约30公分,深约20公分。春季2~3月及秋季8~9月均可扦插,以秋季扦插最好。秋季扦插当年就可长根,笫ニ年春季发芽後生长迅速。插时在畦上开横沟,沟距23~27公分。按株距15~17公分将插条插入沟入,切不可插倒。通常每亩约需插条12000~15000根。插後覆土压实, 使先端-个芽苞露出土面,土干要淋水。
苗期管理:插後要随时浇水灌溉。并要搭棚遮荫,雨水多时要做好排水エ作。苗高7~10公分时,将丛生的弱苗除去,每株只留壮苗-根。及时除草,追施清淡人畜粪水或硫酸铵3~4次,培育-年即可移栽。
(2)、嫁接繁殖
在春秋两季进行。用香橼或柠檬作砧朩较好。砧朩-般用扦插或播种繁殖.嫁接方法有:
靠接法:8~9月上旬进行,砧朩选茎部直径2~3公分,根系发达,生长健壮的4~5年生植株,在茎基部分枝的下面切去分枝,仅留-个分枝, 再在切去分枝部位的-边向下削去-些皮层,然後选上-年春季或秋季发生的枝条作接穗,粗细和砧朩相似,长5~7公分, 在接穗下部的-边亦削去下面的部分皮层,再将砧朩的切面靠在接穗的切面上,使两面密合、中部用塑料薄膜缚紧,约-周后即能愈合。愈後後剪去接□以上的砧朩部分。
切腹接法:在3月上、中旬将砧朩在地面以上5~7公分处剪平,用嫁接刀削光,选光滑部分稍带朩质处作斜切面,深1~1.5公分。接穗要留2~3个芽,并将下端削成1~1.5公分长的楔形, 然后将砧朩切□-边与接穗切皮对直,紧密地插入砧朩之切□内,用塑料薄膜捆扎,-般半月後就愈合并抽芽出长。这时须松土除草。45~60天后, 开始抽梢,此时须将包扎物除去,否则新梢易弯曲。
佛手图片
七、佛手的种植管理技术
1、施肥
佛手施肥应根据树龄大小、生长好差而定。一般头3年在3-8月每月宜施一次速效有机肥;进入盛果期后一年可追肥3次,分别在花前、幼果期和采果后及时施入麸饼、堆肥、人畜粪尿并加入磷钾肥或复合肥,尤其要注意施好冬肥。
2、除草
惊蛰(3月6日)前后开始开花,一序花选留2-3朵健壮的雌花,其余摘掉。在保果技术上,一般要求一枝留1-2个果为佳,多了要摘除。进入结果期用手拔除植株周围的杂草,不要用锄头锄,以免伤根。佛手种后5年每年要培土1次,在剪枝清园后进行,培土后盖一层薄草于树盘。
3、定植
扦插苗或嫁接苗培育一年后,幼苗高达50厘米时,春秋两季都可定植,以2月份气温开始转暖,新芽即将萌发时较好。一般熟地,先理好四周排水沟,按株行距各约3m挖窝,若利用田边地角栽种可稍密,窝径50厘米左右,深30厘米,窝内泥土要细,最好用三角形排列。每窝栽苗一株,必须栽正,须根向四面伸展,用细土壅根,向上轻提数次,使根与土壤紧接,再覆盖细土踩实,最后覆土稍高於地面。
4、修剪
将主干剪留15厘米,下面留3-5个腋芽,促其萌发壮枝,扩大树冠。当新稍长至5-8厘米时摘心,去顶芽和侧芽,以育成一定的树形,并促进其提前进入结果期。
八、中药材佛手的采集与加工
秋季果实由绿开始变黄将成熟时采摘。晾数天,待大部分水分蒸发后,纵切成薄片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九、中药材佛手的性状
类椭圆形或卵圆形薄片,常皱缩或卷曲。顶端稍宽,基部略窄,有的可见果梗痕。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,有皱纹及油点。果肉浅黄白色,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。质硬而脆,受潮后柔韧。气香,味微甜后苦。
十、中药材佛手的药方配伍
1、治湿痰咳嗽:佛手、姜半夏各6克,砂糖等分。水煎服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2、治面寒痛,胃气痛:佛手柑,新瓦焙,为末(黄色)。烧酒送下,每服9克。(《滇南本草》)
3、治臌胀发肿:佛手120克,人中白90克。共为末。空腹白汤下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4、治肝胃气痛:鲜佛手12~15克,开水冲泡,代茶饮。或佛手、延胡索各6克,水煎服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5、治食欲不振:佛手、枳壳、生姜各3克,黄连l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(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)
佛手图片
十一、中药材佛手的禁忌
阴虚有火,无气滞症状者慎服。
以上为中药材佛手的药用价值及其种植管理技术,如想了解更多中药材种植信息可关注今日药市中药材信息网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