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4-23
前胡,中药名。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。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。于山东、陕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均有前胡的种植,那么中药材前胡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有哪些呢?
前胡,中药名。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。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。于山东、陕西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均有前胡的种植,那么中药材前胡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有哪些呢?
一、中药材前胡的别名
信前胡。
二、中药材前胡的药用价值
1、性味
味苦、辛,性微寒。
2、归经
归肺经。
前胡图片
三、中药材前胡的功效与作用
中药材前胡具有降气化痰,散风清热的功效与作用,主治痰热喘满,咯痰黄稠,风热咳嗽痰多。
四、中药材前胡的用法与用量
3~10g。
五、中药材前胡的配方及配伍
1、小儿夜啼:前胡捣筛,蜜丸小豆大。日服一丸,熟水下,至五、六丸,以瘥为度。
2、骨蒸劳伤:猪脊髓一条,猪胆汁一枚,童便一盏,柴胡、前胡、胡黄连、乌梅各一钱,韭白七根,同煎七分,温服。不过三服,其效如神。
3、痫后虚肿:小儿痫病瘥后,血气上虚,热在皮肤,身面俱肿。葳蕤、葵子、龙胆、茯苓、前胡等分,为末。每服一钱,水煎服。
六、中药材前胡的药理作用
下气化痰,疏散风热。
1、祛痰。动物实验证实有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的作用,祛痰效力与桔梗相当,但无显著镇咳作用。
2、增加冠脉流量。离体心脏实验证明,白花前胡丙素能增加心冠脉流量,但不影响心率和心收缩力。
此外,还观察到有镇静作用。
七、中药材前胡的临床应用
1、治肺热咳嗽,表现痰稠气逆、胸闷烦热、舌苔黄腻(可见于急性气管炎等情况),用前胡祛痰,配桑白皮、贝母、杏仁等,方如前胡散。
2、治风热感冒,有头痛、发热、鼻塞、涕流、咳嗽者,取其有疏散风热作用,常配牛蒡子、桔梗、薄荷等,方如感冒热咳方。
前胡图片
八、中药材前胡方剂
前胡散(《证治准绳》)
前胡6g,桑白皮6g,贝母9g,麦冬6g,杏仁6g,甘草3g,水煎服。
感冒热咳方
前胡9g,牛蒡子9g,桔梗6g,薄荷4.5g(后下),桑叶9g,荆芥9g,野菊花9g,北杏仁12g,甘草6g,水煎服。
九、中药材前胡的禁忌
阴虚咳嗽、寒饮咳喇患者慎服。
十、中药材前胡的鉴别
性状鉴别
本品呈不规则的圆柱形、圆锥形或纺锤形,稍扭曲,下部常有分枝,长3~15cm,直径1~2cm。表面黑褐色或灰黄色,根头部多有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,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,下部有纵沟、纵皱纹及横向皮孔。质较柔软,干者质硬,可折断,断面不整齐,淡黄白色,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,形成层环纹棕色,射线放射状。气芳香,味微苦、辛。
饮片性状
1、前胡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薄片。外表皮黑褐色或灰黄色,有时可见残留的纤维状叶鞘残基。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,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,可见一棕色环及放射状纹理。气芳香,味微苦、辛。
2、蜜前胡形如前胡片,表面黄褐色,略具光泽,滋润。味稍甜。
白花前胡
主根性状不一,圆锥形、圆柱形或纺锤形。稍弯曲或有支根,细根多数已折断除去,长约3~9厘米,直径1~1.5厘米,根端有茎痕,外围有多少不等的残留叶鞘。木质部较小,肉质,易折断。断面黄白色,外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,有棕色圈。具香气,味先甜后苦辣。
紫花前胡
主根分歧或有侧根,主根长约3~15厘米,直径约0.8~1.7厘米。顶端有残留茎痕,表皮粗糙,褐色或黑褐色,有浅直的细纵皱纹,质坚实不易折断。断面不整齐,中心木质部较大,黄白色,气微芬香,带油腥气,味淡而后苦辣。
上述为中药材前胡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方法的叙述,更多中药材信息请关注今日药市中药材信息网。
分享给身边感兴趣的朋友